目前分類:大概是一些觀後感 (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強調了片中有jude law後
本人終於成功的誘拐了只愛看商業文藝小品的表姐
來陪我看這部My blueberry nights

想當然爾
姐在散場後跟我說
「應該看jude law另一部上映的片的」(呵~我都可以~因為我對《非常衝突》也有興趣XD)
所以
我知道這部片不是她的心水


若有機會 我應該會想收藏吧?
除了很具導演個人風格的運鏡 (因為片子看的不多~就不亂寫了)

(很喜歡處理在咖啡店的運鏡方式 每個畫面都像是帶有文字塗鴉的照片)
意有所指的對白也是讓人玩味:
「藍苺派很好,只是別人選了其他的」
「門與鑰匙的比喻」
「喝酒從不是因為它好喝」
等等


標題下的是療傷治癒之我的藍苺夜
不去鑽研所謂文本分析
(知道很多人喻這部片為重慶森林的美國版,可惜一直沒機會看那部片,或許下次去HK找找吧?
  不過 話說其實我看完也覺得 同個腳本 如果是華人當演員講出那些台詞或許感覺又會不同?)
這真是我散場後的第一個念頭

故事裡的Elizabeth因為男友的不忠而心碎
當她對電話大吼 甚至暴怒的大喊著「我希望你們去死」(點解我冇呢D骨氣?)
仰望著2樓曾經的公寓 
儘管帶走了鑰匙
儘管仍有眷戀與回憶
她選擇股起勇氣出走  
只有這樣才能走出與新生


於是
背景選在美國
是個很恰好的決定
Elizabeth從紐約兜到西岸 最後回歸
用距離來表示重獲新生的時間

電影用Elizabeth的旅程來串起不同人的故事
再由她與對方的互動 帶出對方背後不願說出的秘密
這些秘密讓人的行為產生質變
看到對酒上癮的Arnie 從酒精的沉溺中來渡過每個長夜
看似放蕩的Sue Lynne 用她的放縱來抗議她的不自由
嗜賭的Leslie對父親的愛與恨
像是片中之初 
那些被Elizabeth挑出的鑰匙隻隻都有故事
而每扇心門後面關著最真實的自己



某方面而言
我認為旅行對於散心是必要的
早先也曾經轉錄過的大師名言

旅行的人總是知道自己在逃避些什麼
 卻不知道自己要找尋的是什麼


但是在旅途上
遇上的人、事、物卻是反照自己的一面鏡子
就像電影裡最後所說:
沿途遇上的人 從他們身上發現自己的美好
再回頭
經過舊地雖然仍會感受悸動
但 就只剩下最初所創造出來的回憶了

至於感覺
消失與擁有都是瞬間的事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亡命英倫 【London to Brighton】


一直以來其實對英國充滿著莫名的喜愛感
於是乎
這次影展整個看到相關的片 都還滿吸引的
(不過還是有先翻一下內容說明)

昨天看了搖滾英格蘭
今天看的是亡命英倫
不過看完了的第一心得是:真的會亡命

影片簡介是這樣寫的:
凌晨三點零七分,兩個女人慌亂地躲入污穢噁亂的公廁,苦思逃脫的門路。暴力、謀殺、意外、復仇……將他們捲入崩潰絕望的谷底深淵,該怎麼活著看到明天的黎明?像是被逼入死角受傷的野獸,再也沒有退路。比《猜火車》更為凌厲猛烈的影像,將潛藏在陰闇底層的罪惡膿血全部迸發,被譽為英國最具爆發力的驚悚之作,力道十足。






故事背景是英國社會的下階層
時間是事件發生的晚上到事件的次日
主要是由2男一女的賣淫團體接到了某有錢有是男子的要求
於是找到了12歲的翹家少女 準備賺錢
但團體中的女子凱莉卻無法眼睜睜的看到小女孩就此被摧殘
她們合力殺了有錢老頭後 展開逃亡 
而另一頭 弄丟生意及失去父親的男子也在追著她們





說會亡命
倒不是片子不好看
而是
如果你有精神潔癖或道德感超強
老實說 這片應該不適合你看

怎麼說不舒服呢
先是無關影片的外在硬體
太久沒去豪華了 根本不了解重新裝修後長啥樣
(還一度走錯戲院~走到隔壁的日新 應該是前面5場都在日新看 習慣了吧?)
進到戲院 整個發現我的座位是前10排內吧... (或許有前7 8吧?)
會這樣的原因是
豪華得A排=最後一排 
我的位置在N排...離螢幕的距離可想而知啦
再來
它的座位異常的斜....可以說是快躺著看了吧?
但如果真的躺下了 應該又會被前排檔到....   (雖然前後排的座位有錯開...但其實幫助不大)
其實不很舒服   (這不是好坐的軟椅能幫上忙的)


然後片子裡面 所有人是煙不離手   
這不是主要重點
重點在於
整部片大量出現FUCK FUCKING的吼叫字眼   
後段更有一段出現了女人的哭叫
以及特寫哭泣的女童講述可怕經歷的畫面處裡
整個就是心理上的不舒服....=.="


故事看最後 會感到一陣寒
12歲的小女孩終於還是回家了
但是只剩下女人一個人 
在送小女孩回鄉下的外婆家後
她獨自搭車回到倫敦
在寒風中 走進巷弄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實說
因為直譯的關係
所以我覺得中文片名和內容的關係不大
(說港譯為「雙面嬌娃」?
下次有機會要去HK找找:P)

頂多扯的上關係的
是在片末,白雪擔任她舅舅的馬戲助手而被送上腰斬台那裡吧?
(的確 有被切成兩半的畫面啦)
如果是劇情,到是沒有什麼關聯
(總不是因為她和2個男人有關係,就可以這樣解釋吧?!)

影片介紹是這樣寫的:
年近八十的新浪潮推理大師夏布洛創作力依舊豐沛,最新作品以黑色喜劇形式描述甜心氣象主播露迪芬莎妮周旋在兩男之間,一個是大她三十歲的迷人作家,一個是富可敵國的年輕小開,在男女攻防之間,在字字珠璣的幽默語彙背後,依舊層層交疊夏布洛向來對性愛、權力與慾望的執迷。














電影開始
以不舒服紅色的色調配上歌劇(?)式的音樂
滿快讓觀眾陷入電影的情緒
不過也聽聞有人看完覺得悶
我想
大概是這部片不是使用商業慣用的以音樂貫穿主角的情緒
(就 不會有所謂的主角主題曲,也不會故意用音樂來烘托主角情緒起伏)
它著重的是人物的對白,以對白 演員演技來做出呈現

故事本身
還是以愛情為主

白雪在感情上就像是單純的小女孩 付出所有 只是渴望情人以愛回報

夏爾正如他自己在影片中講的一句詞「我比你(白雪)還擅長心理戰」
他對妻子的愛 與好友卡欣的互動惹人曖昧 與白雪的激情,
或許我會以為 他是自私的 想滿足自己卻又希望全身而退

保羅的多金少爺形象出現在很多電影之中
對與慾望的追求與堅持 (難聽是死纏爛打?)或許表現他的感情觀

於是我不認為是白雪周旋在2男之間

白雪對夏爾的感情是真切且不顧一切
夏爾對白雪 到底只是充斥激情,或是礙於道德無法過自己心中關卡
是給觀眾延伸的空間,
但是,無庸置疑的 他對他妻子的感情 是充滿尊敬的愛
因此
當白雪心死的下嫁保羅時 對夏爾提出要他離開妻子的要求
夏爾才會說出「她(夏爾妻)太完美,我無法挑出缺點」

面對保羅的追求  她雖然對保羅說「我喜歡你」,
但是這不是男女間的情感 而是相處感覺良好的喜歡
保羅其實就是典型的面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越要得手」
而當最後白雪因為夏爾的離去而心傷 決定下嫁保羅後
面對白雪熟練的床第技巧,
保羅卻感到反感
(當他問:這是誰教你的   
接著 又連忙說:算了 我不想知道
場內的觀眾是笑出聲來的
我也笑了,同時也覺得無言...)
但這又是最初他被白雪吸引的主要目的




故事沒有交代保羅與夏爾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
而中間鋪了一個梗也沒交代明確
(難道夏爾在白雪生日當晚 
送給她的"驚喜"是不堪且變態的?)
不過最後結局像是宣告 歷經大小風波的白雪死過又獲新生

而編劇帶出了感情裡的迷思:
第一眼的吸引 
是心理的牽引 還是生理的反應?
當奉獻了一切卻換來一身傷 
値不值得或許不是外人能判斷

然而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卻是不朽的事實

夏爾最後還是選擇與妻子過著美滿的日子 (雖然最後死在保羅槍下)
卻在聽聞白雪即將下嫁保羅時
唐突的出現在白雪的試衣間 要求白雪不要忘了他


不可否認的是
這部片表現出的愛情 並不是如童話般的甜美
反而是越刻骨 也必須越痛心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 昨天晚上
轉到海綿寳寳
因為沒啥好看的節目 所以就看了

然後昨天卡通的前15分鐘是
在正義的超人身邊一個很想紅的小嘍囉
終於藉由打敗超人 成為暫時的反派主角

地點:明亮的餐廳

小嘍囉說:
「從現在起 我要展現我的黑暗面」

派大星聽了就說
「那老闆幹嘛花這麼多錢在照明設備上」


然後

我聽完整個大笑
























==
這個梗很不賴!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想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HERO 


== 
終於看到HERO了!
(會說終於,是因為8月就在日本看到上映的廣告)


也終於在11月底等到也看到了


而法庭戲總是很吸引我
和港產片不同的是
除了日本的體制不同以外
拍攝手法也是不同的
HERO塑造出的是一種讓觀眾高度涉入的感覺
所以才得以有最後審判時觀眾發自內心的感動
在戲院的這2個鐘裡,
或許願意去放任自己相信真的有這樣堅持 永不放棄的人存在
(這大概也是一種型塑出來的熱血吧)


這次電影版
應該算是該交代的都說了吧 (其實重點也就是久利生&雨宮的關係嘛)

不過
仍然還是要對故事有一定的印象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有趣
(電視購物及啥都有賣的老闆永遠是到位的點)
倒是
對於編劇感到很了不起的是
從之前的11集                         [應該是11集吧?!!]
到中間的特別版                      [倒底有幾個特別版?!!]
人物個性的串連和事件的連貫性都可以讓觀眾馬上重拾記憶,
透過真實世界的時間流轉
以及中間額外的案件
觀眾好像也真的等了他實實在在的6年
好像久利生公平真的存在於東京都一樣
(這算不算是一種集體記憶的追尋 [笑]  )


眾所注目的愛情部分
讓人感動的
或許就是那份對感情的執著與堅持吧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妓哈哈哈 Maiko Haaaan!!!】 



基本上
從片名及內容簡述,整個就已經帶有一種KUSO的感覺
本來也擔心買不到票 (幸好呀....總是讓我買到了:P)

發現其實現在亞洲片是各自有各自的發展空間
日本電影除了部份維持日劇高水準的拍攝方式外
KUSO 無厘頭 充斥大量後設立場的突顯導演風格的電影也越來越多
(好像我近期看的日本電影都比較偏這種呀)

簡介上是這樣寫的...
女人的情操,莫如為愛委身花街柳巷,男人的宏願,就是與舞妓玩野球拳。雜匯東瀛文化之泡麵、藝伎、職棒、拳擊大拼盤,哈日族詢問度最高的熱血喜劇,《幸福的三丁目》硬漢堤真一、影視歌三棲女王柴崎幸瘋癲出擊,《花田少年史》導演水田伸生與《池袋西口公園》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攜手打造「令人討厭的松子版藝伎回憶錄」。

重點真的也就是這樣而組成的一部片
但是有趣的地方是
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後設方式呈現
例如: 顏文字 表情動作比擬 ex: (怒) (殺) (悅)  等
很快的與在場的觀眾達成最初的共鳴 (聽全場的笑聲就可得知)

再者,也小小的開了所謂歌舞片的玩笑
習慣看歌舞片的觀眾
當然都知道 歌舞片裡總是用特定主題歌的演唱 
配合華麗的台型 動作來表達主角的心境
本片開頭也穿插了歌舞場面

當主角感傷自己不的茶屋之門所入時,
雖然依歌舞片的慣例 理當是大似唱跳的時刻
但是主角一聲喝令「夠了,全部回去」
是聰明的見好就收 
(同樣也是搏得全場大笑)

本片KUSO的成分很高
但是中心主旨卻是表現的很明顯 (至少我這樣認為啦)
只要有心 沒什麼是不能達成的

故事裡面的鬼塚從中學畢旅誤入花街而從此對舞妓深深著迷(魔)
引發日後一連串的"尋夢"事件,
以及因為好勝不願服輸的個性,
竟然一再激發他「為人所不能的潛力」

而是柴崎幸飾演的富士子也同樣表現出相同的韌性
(因為男友鬼塚熱愛舞妓而寧願與她分手都要職轉調京都
而她竟然也就殺去京都 學習如何當一名舞妓)

當然
提真一也很搶戲
他和鬼塚之間的"纏鬥"
是使整部戲高潮不斷的因素之一


倒是
戲裡面有段滿不錯的僑段
就是提到一碗日清泡麵裡
打開後
除了配料包是京都生產的
所有的東西都是東京製造

東京的人覺得调去了京都就是變相降級
但是鬼塚卻因此而研發出以配料包為主的"你的拉麵"
反轉了東京總公司對京都分公司的歧視
整個覺得 概念很COOL!














==

你的拉麵

就是單賣一碗麵 100YEN
所有的配料額外賣
蔥       10YEN
蒜       10YEN
叉燒   70YEN (還可單買下酒)




就算全部配料全加也不過300YEN
和公司之前出的叉燒麵價格一樣



我的媽呀
真的不錯的構想XDDDD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終於看完了溏心風暴~ 

(哈~租了DVD聽原音果然還是好看許多) 

好吧~
剛剛看完了大結局

其實啦
我可以理解被很多人說「虛」的原因了...
簡單說
就是太急於收場
畢竟依照之前的tempo
故事最主線的唐家大爭產
應該在一來一往之間,搭上港人擅長的法理編劇
我覺得說不定多寫個5集不成問題XDDDDDD
(但是竟然只用了2集來結束@@ )

但是看來編劇並不打算"張揚"這個僑段
而是著重在於大家庭的感情,即是"人情"的部分

所以一般觀眾預期的結尾大爆點 (也就是一種灑狗血的大衝突)
反而沒有出現

倒是讓看的人滿唏噓的是
「貪」
從小契和律師&一把貪圖分身家的姻親同坐一桌時,
大家互相對即將到手的錢財流露出的企圖;
從小契向法官認錯走出法庭 隨即被聞風而至的傳媒包圍
傳媒貪的不是大家族的身家 而是挖到獨家猛料後的收益

老實說
當下覺得這套劇英文名字取的很好~
叫做 Heart of  Greed

 



















==

遲D寫其他心得啦

只能說
這部片應該是我繼妙手1後
涉入度最深的一套劇


 

 

 

 

 

 

==

倒是
我都要煞科啦!!!

要暫停看連續劇囉~

感謝最近G台播東西都不好看,
我才有機會收手~XDDDD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Marie Antoinette的故事其實不少人很小的時候都約略聽聞
大概來自於早年風行的凡爾賽玫瑰吧?

這次新拍的版本
台灣直接翻成凡爾賽敗金女
說實話,還滿貼切的
而且或許還比瑪莉安東尼的原名更能引誘到多一點的票房?

提到這個瑪莉皇后
我想應該真的很難找到真的適合的人選吧?
(不過我的印象也只從漫畫中得來)
有關她的一些事蹟:
大家閨秀卻氣宇不凡 
早年善良純真
後來的成熟嫵媚

歷史上還寫在當革命爆發時,
暴民群起湧到皇宮外時
Marie Antoinette雖然害怕,
卻仍穿戴整齊的走到陽台和暴民鞠躬表示道歉
結果
暴民竟然因為受到她的感召 而平靜下來
她的魅力 
可想而知













於是
因為主角的事蹟太誘人
所以還是進了戲院

電影打著在法國實景拍攝的名號
以及服裝大獎的頭銜
在整部片裡的確有加分的作用
可惜劇本太過零散
是這部片最大的敗筆

故事從Marie Antoinette少女時代開始,
(話說 克莉絲汀鄧肯的身材有到少女,但是要再演成少女,除了咯咯笑以外,一切都看得出刻意......)
隨即是Marie Antoinette已經被告知要與法國進行政治聯姻
法王儲(即是後來的路易十六)生性木訥,只愛打獵與打鎖
而光芒萬丈的Marie Antoinette讓他是尊敬的,而他們的互動也真的是所謂相敬如賓

片子對於Marie Antoinette的內心情緒琢墨非常少
(只有在瑪莉聽聞後結婚的妹妹比自己早懷孕產子後的崩潰,
還有瑪莉的兒子夭折的一段)

反而是一直以讓人眼花撩亂的華服配件和色彩誘人的點心
來不斷的表現Marie Antoinette的揮霍
這樣讓片子顯得有些膚淺
即使或許觀眾對於人物的認識可能猜想,
是否因為瑪莉對於宮廷生活諸多限制及婚姻不如預期
而導致她將內心的不滿足轉化成對於物質的迷戀
這些
其實應該是要透過奢華堆砌呈現出所謂影片的深度
可惜
編劇並未做到這點

而故事連接張力不足
有時略顯拖戲
但是真正該加強的地方又不夠
(如 與佛森伯爵的偷情  
還有引發民怨的伏筆......[怎麼沒有記憶中買珠寶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
當王室揮霍人民財產後 導致法王及瑪莉皇后被送上斷頭台
這才是Marie Antoinette一生的最高潮 
(當然...有野史提到瑪莉皇后在獄中因為憂傷害怕,使原本的金髮一夜白頭....其實我也很想看這點= =)
但是故事竟然發展到王室逃離凡爾賽宮就草草結束
只能說
本片的結局是非常令人唏"虛"

不過如果不去看歷史面
本片還頗讓人嚮往法國旅遊:P
中間穿插了一些全景的畫面
還真是心曠神怡
尤其是一段拍攝Marie Antoinette產後調養身體的莊園
真是適合當作莊園養老的宣導廣告
(那段也是讓我看的最舒服的一段,畫面很簡單 主角們都穿著白色簡樸的衣服在開滿小花的綠地穿梭)

而本片不時會以現在搖滾的曲風搭配上瑪莉揮霍的狀態
在視覺和聽覺上都表現出一種奢華感

可能是在空洞的劇情之下
比較值得讚許的一種導演風格吧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14 Sun 2007 02:40
  • 色戒

講了很久
中間經歷過颱風延期一周的等待
今天終於看成了


看這部片的時候
三不五時想到的
是另一個女人的故事
那是王安憶筆下的王琦瑤
或者應該說,
是關錦鵬執導下的長恨歌

其實沒有關聯的二個故事
想到大概是因為
軍閥的時代背景
同樣是出現了舊上海
同樣的髮型衣著吧?

只是
色戒的格局多少還是大得多
除了大時代下的紛亂是一點
國族情感又是一點
還有關係人物的感情也是一點


戲散場的時候
薰薰覺得王佳芝很慘,
她似乎也有些不解易先生最後的動作
我說
那個時代之下,易先生已經爬到那樣的地位了,一定是那樣做的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保的住自己是當時代每個人的認知,況且他還有自己原先的家室

至於鄺裕民及話劇社的成員
這些所謂的愛國青年
因為是大學生 是當時所謂的知識份子
所以看見國家有難 使命感上身就一股腦往前衝
這樣一衝 也就再也沒有退路
而他們這一群人 
也就像現今的學生一樣
常常只靠著衝腦的熱血 沒有想過後果就貿然行事




不過
整部戲裡
其實讓我驚艷的
不是媒體聚焦的性愛場面
(說老實話 如果導演是其他人,就算不刪減 也會遭受馬賽克噴霧吧?)
而是
香港在裡面被拍的好美!
港大(我相信這是下次去HK的第一旅遊目標)
上環西港城

以及同樣是舊式建築的半島酒店周圍
即使是2007年的現代
透過鏡頭
仍然是那份懷舊風味!
還有練習槍法的淺水灣沙灘
以及赤柱美利樓

又再次讓我嚮往!


至於所謂的影片文本分析
也就罷了
因為真的要分析
光是人物性格感情就夠寫的了!

不過
王力宏真的有點格格不入
雖然可以看的出他的認真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呢排忙緊D乜?

唔駛講,
梗係返工啦...
但係~~~~
得閒都會睇吓D電視劇 !!!



========================普通話分格線====================

話說最近結束了2套戲
又投入了另一齣時裝劇XDDD

大結局的是時裝的賭場風雲
及古(民初)的火舞黃沙

然後馬上緊接的是今年春天香港最hit的溏心風暴!


總觀下來
【賭】劇和【火】劇兩部戲的共通點在於

1.故事都鋪陳的很複雜:

賭場風雲除了難解的三角關係 還加上了"兄弟情",但兄弟的義氣和真親情卻又是故事的主要核心

火舞黃沙其實中心主旨就是一連串的誤會和憎恨,打著先前金枝玉孽班底的名號,但其實故事格局比【金】劇小了許多,
從頭到尾就是2個心有芥蒂的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配上男女不平等的時代背景[光是這樣就可以有一連串故事]及衍生出了情愛糾葛


2.故事結尾都草草帶過:
這實在是令人不悅的一件事....=.="
令我懷疑是不是因為故事前面鋪陳的太複雜,所以最後太難收尾而導致如此?

賭場風雲雖然是惡有惡報,但是讓觀眾關心的三角戀寧願給開放性結局,也不放一個肯定答案...整個看到最後一秒還是讓人氣結!

火舞黃沙的結局也是讓我傻眼了一下
雖然是個happy ending (死光走光後,剩下的人都各自有依歸)
從民初直跳到2007年的現代....=.=
有點讓我覺得編劇大概無法收尾才用這一招XD

不過
値得讚許的是,有關人物的性格都很鮮明
可能也是扣住觀眾的主因之一(當然,演員更是最大主因,演得沒FU,戲編的再好都是乏味)

於是
說到底
整個要來推一下溏心風暴!!!!!!!!!!!

還沒講心得之前
我只能說
難怪今年春天全港瀰漫溏心風暴
單就劇名 就會想去知道這個故事再描寫什麼?
溏心是什麼? (哈~我妹就問了這個問題,可見他沒看到第一集XD)

也難怪A4演唱會上
大家都說她應該和楊娟一起演溏心風暴XDDDDD

(如果如此,一定收視大爆:P)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昨晚去了河岸留言

老實說 應該是第一次在這樣的地方聽音樂

感覺很棒!

因為表演的嘉賓很棒!
她們是AT17


聽她們的名字聽了很一陣子了
只是從來沒有特別接觸過
(哈~如果有看到A4的某場騷,應該會提早留意她們齁? )

其實她們成軍好一陣子了
雖然我一直以為在台灣沒啥人知道她們 (事實證明...我錯了)
和JUNG約了5點到河岸
看到一群少男少女們
差點嚇壞! 以為是廣大的番薯們
(事實證明...期時是校園的熱音社 )

後來才知道9:30開騷
7:00開始排隊
於是我們就放心的晚餐去了
(帶著JUNG的朋友肉餅一起去了立濠,雖然我覺得立濠有變普通的趨勢?)

但...
回來以後
還不到7:00
河岸的對面已經累積了人潮.....
(虧我們還幻想自己會是第一名XDDDDDD)
經過2個多小時的排隊 (我還真是第一次為A4以外的人排隊這麼久....=.=")
突然擔心....我們會不會是隊伍裡年紀最大的
(幸好我後來看到了別的大叔XDDDDDD)

8:45左右
終於入場
大家還算有秩序
(不然一窩蜂擠進門,我想我會怒XDDDD)
到位之後
因為場地蠻"溫馨"的
所以有一點人山人海的錯覺!
(於是乎....Emen在人群中都過了好一陣才被發現:p)

9:30
It's show time!

at17稍微的自我介紹
雖然很多是fans
但台下也有一些人是第一次接觸她們 
應該說 是第一次聽過at17
於是 它們帶出了第一首歌--
AT17


搖滾民謠式的曲風
抒情
也可以很熱鬧!

{###_ivylynn/112/1732969150.flv_###}
台下的大家
時而陶醉在他們的抒情裡
時而開心的跟著打拍子
當下
很想跟著某人一起觀賞....
我想 他或許會是戴起黑色playboy眼鏡
認真的觀賞 聆聽
或許 又取笑了我不準的節拍吧?

呵呵
當然 或許只是音樂催情使然


整場唱了很多歌
有他們自己的
也有別人的曲子

當Emen唱到eason的好久不見
我突然感覺一股衝動
想喊!
還來不及害羞 
就看到前方的阿姨已經偷偷拭淚....
{###_ivylynn/112/1732969151.flv_###}
我想...
感動 真的一首歌就已經足夠!






















==

後記:

哈哈~
話說~

其實她們的歌我最熟的第101首
就是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_ivylynn/112/1732969152.flv_###}


而且
還是在周正妹的blog上聽到才知道的XDDD
不過
現場聽 跟聽MP3檔案基本上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 現場更多份了感情





然後我們還是冒著趕不上捷運的風險
排隊簽了CD

不過在簽名前
順便堵了一下林一峰先生 要了合照
只能說
他真的是個很害羞的人呀!!

(可惜 今日[8/6]回家時累了,不然還真想再去河岸聽他唱歌)

(哈~我害羞 不好意思開閃光 所以就變成油畫效果了)





















哈~
好吧

希望你們如期能在台發展
雖然不到新歡程度
但是我應該會支持一下的:P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啦啦啦~
我承認我個人立場十分鮮明

這本書用十分批判的角度來看待品牌行銷策略及全球化浪潮之下,品牌所呈現出的影響力。看完這本書,對於書中提到的一句話印象很深「每家店面都是一座聖壇,一個爲信徒特別開闢的場所,一座陵墓」,書中拿這段話用來寫NIKE連鎖店所打造出來的NIKE城,而我不僅可以理解這樣的說法,也完全認同。常常看到很多人對特定的品牌產生莫名的吸引力,這些人在自己感興趣的品牌旗鑑店裡即使不購物,也可以充分體會「心靈購物」的樂趣,品牌對於這些附庸之上的人而言,不僅是單純獲得購物的樂趣,同時也是個人用於形塑「品味」的地方。

但是,換個角度想,品牌是如何產生的?很多人雖然不是品牌的追尋者,卻也在既定認知中覺得,如果有能力負擔,有品牌的東西勢必是相較同類產品的優先考量;也有很多東西,原先沒沒無聞,最後因為口碑而成為獨立品牌。於是我想到曾經看過的一個新聞專題,提到了台灣中小企業一直以來都是生產出優質商品,但卻因為商品行銷包裝不力,讓很多工廠面臨關廠倒閉的狀態。而慢慢有人也想到從行銷這塊著手,將同樣品質的商品改個「富有質感」的包裝,配上創意的宣傳,不少中小企業又因此起死回生。
二者的共同點在於:品質。其實我並不認為品牌的出現是不好的,這就像一種認証,是公司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的象徵。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互動」也是相互影響的,公司企業透過品牌的包裝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體驗所謂的「感覺」,從這整個狀況看起來是,供需雙方其實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所以書中提及「商標及生活風格的時代裡,產品已隨風逝」這句話,其實我是既認同卻又持著保留意見。

此外,書中也提到了不少企業過分贊助的例子,包括像是城市中由各大廠牌所創造出的「市景」,或是演唱會中的贊助商。老實說,我雖然覺得大廠牌創造出的城市市景在某些時候的確是過度宣傳(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台北101跨年時,毫不避諱的就打上贊助商的名稱),但是如果依照作者在書中所言「企業贊助一方面哄抬企業,另一方面則貶低其所贊助的事物」,作者認為企業贊助是一種爲廣告而藝術的動作。只是我也想反問,藝術與廣告就得必須各自獨立嗎?這樣會不會也流於學術上菁英文化的迷思?
先前曾經欣賞過香港的演唱會(提及香港,就無可否認他是一個完全的商業城市,即使這個地區土地再小,他們仍然可以興建各式各樣的商場。整個城市由各自不同的國際或本地的行銷宣傳看板所覆蓋,但是不可否認,他的定位是一座觀光消費商業行為高度密集的城市),每一場演唱會都藏著許多的贊助商。最近看過一場演唱會,開場十分具有創意,是結合燈光與時裝秀的概念來表現,而歌手在其後也很「識做」的感謝提供服裝的贊助商。但是在演唱會結束,存有的印象不會因為贊助商的涉入而增強觀眾想購買其公司當季的新品,反而是對於這樣大膽創新的橋段設計印象深刻。演唱會雖然本應該著重於演出者的實力,但是我必須承認,華麗的排場與炫麗的造型,甚至是搭景燈光如果配合得宜,相信是會給演唱會加分。

{###_ivylynn/108/1733570493.flv_###}
現代社會是資本主義掛帥的時代,全球化的浪潮由四面八方不斷撲來。不能諱言的是,當人們享受著商業社會中的品牌虛榮時,有更多人是將自己的價值與物體之間形成所謂異化。當我們從反思中看到了雇主對勞工的壓榨,但是會不會有可能,這些壓榨卻也造就了廣大的就業機會?
所以我認為,所有事情都存在著一體兩面,就看個人是如何對於這些現象產生解讀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度上
我確定會一直想看這部片 直到借回這部片
很大原因來自於他的預告以及片名小標:
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而重點在於
原先以為會看到文化落差下的一些問題
可惜
整部片看完
只覺得是早期的爆笑一籮框加長版
[註:在街上對路人做出或說出奇怪的言行之節目]


而芭樂特這個角色也很可議
首先 他當然不是真的哈薩克人
他是用自己主流國家(本身是英國人)的眼光來模擬一個哈薩克人
用這個想像出來的人物來看"美國",這個文化及民族的鎔爐

於是芭樂特開始接受不同文化的刺激
上流文化的禮儀教學
嘻哈次文化
醉生夢死的大學生
女性主義洗禮
宗教狂熱者
同志嘉年華
以及面對宿敵猶太人
當然還有美國老大哥自居的心態

觀眾期待的是主角面對這些與本國文化不同所產生的適應問題
但是
這些不同的文化被放大了(程度上有點透過芭樂特的眼睛來醜化?)
主角沒有反思 而是接連學習
成為四不像

最後美國夢醒
是因為一見鍾情的電視明星潘蜜拉對他的文化產生畏懼

(題外話,用潘蜜拉象徵主角的美國夢追尋...個人覺得是對[美國]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而芭樂特找到潘蜜拉後,
享用哈薩克傳統的娶親方式[ㄎㄤ\ 布袋]對潘蜜拉求婚,而潘蜜拉最後是狼狽逃竄離去
這段 看的不很舒服.....
加上芭樂特滿口粗話,三句不離性,程度上不僅是對非主流民族的污名醜化,也同樣對女性形象醜化)

使他終於回到家鄉
而也成功的帶給了家鄉新的轉變


但是有趣的是
芭樂特回國後
帶回的 卻是對美國的盲從
iPOD miniPOD 性愛玩具成為假手義肢
"美國"妓女太太使他門庭若市

一且只要和美國沾上邊
就是新的轉變
就是好的文化

說是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我說是美國文化修理哈薩克青年








==

btw...
劇中一段芭樂特和製作人奥薩瑪裸體"摔跤"的一段
當然看的出來是故意拍成男男A片
老實說
這段影片出現的並不是一種幽默的表現= ="




















==
看不見反諷
只覺得可悲
以及主流文化的沾沾自喜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一直以來不愛克莉絲汀鄧肯
我想
或許和<�蜘蛛人>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看電影
覺得她在裡面也不用什麼演 負責大叫就行了 (話說現在覺得光是這點就可以來影本分析了)
然後又莫名的和劇中人物有莫名的感情糾結
一整個就是不愛



















但前陣子看了蜘蛛人3
其實
我可以理解爲什麼她會對於哈利把持不住:
難過的時候找不到要找的人
需要安慰的時候得不到
他自以為對她關心 卻總是卻少了體諒
當全城都安全了 她卻缺少安全感
所以
瑪莉珍並沒有錯
她只是錯在 愛上了全世界的英雄














而<�生日快樂>的小米
單純看故事
任誰都會笑小米的單純想法,
明明對小南在乎的要命 卻只肯當他的"好朋友"
原因是 朋友是一輩子的

朋友之間 並沒有放不放手的問題
因為是朋友 所以關心可以永久 連繫也可以是長遠
就算總是沒有聯絡
一周 十天 半個月 甚至幾年
你都知道你們是朋友
或許不會非常熱絡 但是友情仍在

所以其實小米的想法在某個角度來說
這或許是他能永遠擁有小南的方式吧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寫題目

發現後現代的觀點很好用
內爆的 界線模糊的 拼貼的
廣義來說 視為一種所謂後現代的表徵

用巴黎的18區來突顯這個城市的感覺
中心主旨仍然是我們所知:
巴黎是座愛的城市

有時候想
類似巴黎我愛你這樣的片子(或許,應該是一種追尋共同認知的作品集)
有沒有可能會是以後電影的呈現方式?
短篇的,
多元化 呈現不同調性的東西
卻以一個中心思想貫穿








每個人之於對方
都是在茫茫人海中尋求契合的一角
不會知道與對方的偶然對眼
竟成為日後種下巧合的結果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一發現佳佳有上生日快樂了

所以今天就跑去看

配的是先前有人跟我說OK看的魔幻至尊(我個人是沒太期待啦?)

有關生日快樂
之前已經聽到2級評語
(就是老梗VS好看之類的)
當然
這基本上是對我味的片(馬楚成&古仔!)
加上某次在電影院,
看到一段預告就看到哭= ="
其實已經很有預期了...

有時候
越是老梗的故事
其實感動到人的機會相對越高
原因很簡單
所謂的老梗
特別是文藝片,
不就眾多令人唏噓事物的匯集嗎

所以生日快樂裡
還是看到
文靜缺乏安全感的小米
瀟灑充滿自信心的小南
幾乎是一見鍾情的相遇
後續因為各自理想的分開
錯失 然後重新遇上
當以為就此應該圓滿 卻又是最大重擊

之前姐說:很有龍鳳鬥的味道
因為男方都是秉持著"如果我有事"的心態
讓女方暫存於某一個想像世界裡

不過相較於盜生盜太彼此之間的互鬥互愛
生日快樂凝聚的眼淚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實

有些女孩就像小米一樣 從來不說那句喜歡
也不願意因為自己讓對方去改變什麼 因為 對方願意就會改變
有些男孩就像小南一樣 帶著理想抱負向外衝
但是你看不到他背後卻原來藏有無法說出的問題



















===

倒是魔幻至尊嘛...

之前看有人說是"借魔術之名行謀殺之實"
我想 真是再適合不過的形容了!

倒是...
其實我覺得編劇編的有些混亂@@"
(提的東西太多,但最後快速收場)
其實只是一對身分地位懸殊的男女想辦法重續幼時情愫的故事?
剛好運用了公式性的鋪陳
然後懸疑的題材(魔術招喚亡靈?)
最後藉由探長一個快速蒙太奇的思緒釐清
造成好像很好看的假像? (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為何當初有人跟我大推這部片好看)
(但我覺得就是SOSO)


只是
從早期政府總是大力打壓魔術師這種可以煽動人心的人來看
(得人心就擁有操縱大眾的能力吧)

偶像神格化<=>迷群
真的好好玩!!!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邊看300
整個就一直覺得:
這真是非常有圖畫感的一部戲
加上最後片尾又出現動漫繪本的設計
回家一查:
本片根據《萬惡城市》作者法蘭克米勒的同名史詩繪本小說改編,重新詮釋西元前四百多年前波希戰爭中的一場色摩比利山隘口戰役,李奧尼達王(傑哈德巴特勒飾演)率300斯巴達士兵,以寡擊眾對抗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與他所率領的波斯百萬大軍

整體而言很熱血的一部片
(雖然薰到後來都用手遮眼~被我看到XD)
而且奇妙的是,
在看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暴力,反而有一種快感?!!
那種快感就像是自己在打ONLINE GAME那樣砍殺敵人的感覺
(話說中間在斯巴達人單刀直入的幾個殺敵畫面,真的很像放大版的真人3D電玩)
所以這應該是片子讓人越看越熱血的原因?

有關符號的使用
滿明顯的可以看出
很早就出現的錢幣(象徵了腐化的根本)
像是神化的史者及波斯王,(高台象徵權力地位高低? 台子越高就可以自詡為萬王之王?)
除了秉持爲了自由而戰的斯巴達人外
其他人都長的很不正常@@" 
象徵了正義以外的歪斜嗎?
另外,
有關女性的設定大概盡量呈現2方不得罪吧?
(正面的設定應該就是皇后吧? )
(話說先知=美麗且身材姣好的處女?  以及占卜時呈現的性暗示意象 感覺蠻是一個迷思的XD)
(但先知真的很美.....只是.....可惜了)

最後是暴力美學
明明是殘忍的刀槍劍影(痾~這應該是中國古代戰爭的形容?)
但是透過故事背景的建構
襯底音樂的轟列雄壯
看不到血流成河,
只看見像紅色花瓣般的灑落在螢幕前
有關堆疊屍體的處理,
視覺上多半以黑色冷調呈現 或是堆疊成一股數大便是美的震撼
當主角們受到包圍,
觀眾們會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奮力一擊
越暴力 越震撼 越熱血

於是
我開始相信涵化的理論是有根據的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個時候告訴我們

書真的不用唸太過度!


晚上終於看了博物館驚魂夜
基本上就普普囉~
就是用來放鬆的片
(復活島巨石好蠢~XDDD)

然後看到大概片尾一段
當博物館經過最驚險刺激的一個晚上之後
面對第二天"滿目瘡痍"的博物館,
larry第三度被館長約談

剛巧,
此時館長快速切換台談論前晚在博物館&市區看到的異像
(於是,大概都知道larry一定是對博物館的營運起死回生
畢竟, 有廣告有賣點,人潮就會湧入)
館長要求主角交出鑰匙&手電筒,意味著他被炒了
但是
當館長步出辦公室,看到的是洛縊不絕的參訪人潮....
他 震驚了!
然後
又將手電筒&鑰匙交回給larry,
並對他流露出感謝的神情....


只能說
果然一切都是商業導向~



=








===

不過
總之看看就好啦~
反正輕鬆片囉
(也沒有非常喜劇啦~)

結論: 1.打發時間OK
2.埃及國王真強!
3.匈奴人好妙~XDD
4.偷用斷背山經典台詞被我發現(I can' quit you)
5.讓小孩繼續對博物館充滿奇妙幻想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一股衝動

下午看了music and lyrics
終於有包廳的經驗了!
很妙!
於是,就算好萊塢再小
反正只有我一個人看
相對也就大多了:P
(倒是...放了恐怖片的預告看了會驚呀@@")


很早之前就聽說這部片是老梗的愛情喜劇
很早之前就有考慮要看(因為某次看到預告,覺得音樂很不錯)
因為想知道你的感動 所以不想等二輪或DVD
整體來說是可預想的,
但是又可以自然的因為劇情或對白或動作而笑或感動
如果說老梗愛情片總之依附著一定的公式在進行,
不過激發的出共鳴 管他是不是被商品化的產物呢!

很多人都拿同檔期的The holiday和這部比較
結論反而都是K歌大勝!
二部片看完了,我想K歌就在給觀眾的共鳴上勝出吧?

於是
在電影裡 我看到了大眾文化的展現
有一個畫面是整部片我很喜歡的(或許只是我個人過度的文本詮釋?)
就是當SOPHIE & ALEX 爲了激發歌詞靈感散步到唱片行,
ALEX提到今時不同往日的感嘆,背後放置的是CORA的人形立牌
CORA就像是現今個個被形塑出偶像商品
她用充滿後現代的特質(註:拼貼,界限模糊)
和ALEX的音樂理想
呈現了新與舊的對比...

ALXE又說到他從年輕到現在,FANS也從年輕到老....
(OMG.....我突然想到...我都看著不長進要10年了= =")
(如果她再撐個十年....=.=" 算了...應該是我多心了~XDDDD )

很多人看這部片
或許焦點是集中在ALEX&SOPHIE的愛情發展上
但可能剛好我是一個FAN吧?
看到CORA 看到她的CONCERT
(老實說,她的出場還不錯:P 但如果是4面台會更好XD)
(另外,其實大家真的很給ALEX面子!如果是一般的concert,ALEX自彈自唱應該是廁所位吧XD)

就覺得她反映了現今社會
賣的是形象 一切以商業為依歸
還記得當SOPHIE跟他強調歌曲不應呈現迷幻印度風時,CORA怎回答嗎?『觀眾喜歡看我跳舞』
(題外話...她還蠻可愛的:P)

而莫名的男作家和SOPHIE
好像又反映了所謂精英文化&大眾文化
SOPHIE一直不敢承認自己的才能 因為她被心目中的偶像狠狠痛批過
不過 我想我比較接受ALEX的說法吧?

(倒是這樣想下去也就太認真在片子上囉~XD)


另外
音樂的搭配應該是讓整部戲加分的原因吧!
(哭/感動點還真是有touch到位呀!!)
還有奇妙的80年代~XDDDDD
mv整個是經典!!!

(話說....hugh grant真的有差耶@@"
不過還是一樣雅痞look :p )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完電影,我突然有一種聯想
不是黛妃與女皇
而是黛妃與許瑋倫

當然
其實她們並沒有關係
(真的硬要說,應該就只是結束的方式是類似的,或許在界定上可以算是相同的)
只是很巧的,
看電影的今天 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結束的日子
電視不斷的報導
她 是如此甜美 多麼美好 無法批評 像個天使
而黛妃親和氣質的形象讓她永遠的成為「人民的王妃」

我看到新聞裡傷心欲絕卻與她是所謂的「陌生人」
在nyny的美食街裡抬著頭看傻的路人,
對著新聞流露出的神情似乎和自己很有關係
薰薰問我對她的感想?
我回答:其實就只是一個明星離開了
她點頭附議
但是 這種說辭可能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冷漠的?
不過 在今天過後 下一年的今天 還有人會想到這件事嗎?
喔 可能下一週就又被眾人淡忘了吧?
於是
我也想到電影裡面的英女皇提到人民對黛妃的哀傷,
她說她無法了解爲什麼大家會對一個他們完全不認識的人有這麼深的哀働






===========================================================
電影裡面
很多東西是必須有前提的
如果觀眾不知道這些前提
可能不好進入狀況?

但是無論了不了解黛妃與英國王室成員複雜的關係
怎麼樣都感受的出媒體的影響力

電影用了兩面不得罪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物
於是可以發現,
媒體將黛妃塑造出完美的形象
是相較於王室成員總是不肯視媒體為"平輩"而造成
王室成員因為英國固有的禮儀規範
讓他們對情感是內斂的,
媒體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打擾,
所以對於黛妃喜於成為鎂光燈焦點的作風感到不以為然

但到底抵擋不住媒體的力量...

當人民每天面對著對黛妃的美好回憶,
卻發現王室成員竟然不是和他們站在同一區域
人民想到的不是固有傳統美德,
而是透過媒體看到的冷漠王室!
於是首相布萊爾這個"複雜背景"的人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橋樑
最後 看到的是敗也媒體,成也媒體
王室在黛妃出事的一週內聲望下降 甚至1/4的人民希望廢除,
但是王室接受了布萊爾的媒體政策 聲望在事件之後大幅提升!

所以透過媒體 好壞只是議題設定的過程

所以今天以後 不會有人再去說許瑋倫的是非,
一來是不尊敬 二來是當她已被建構為天使了!
同樣的此時 王室成員近年也較少暴露在媒體下
(除了前陣子的王子與小女友的新聞以外)
原因很簡單:缺乏市場賣點的東西價值相對降低












=================================================
btw
關於電影
其實算是一部類紀錄片吧?
用了很多事件當時的新聞畫面
也模擬了很多媒體呈現方式
不見的有多高潮起伏
但有二個地方我覺得很棒的:

一是呈現黛妃出事方式,
用蒙太奇交叉剪接配上音樂:
狗仔緊逼的摩扥車與高速行駛的黑頭車相互穿插黛妃的畫面
音樂與引擎聲讓觀眾不由自主的爲已經知道的結果緊張...
在手遮鏡頭之後看到隧道,然後是一片漆黑 音樂引擎聲嘎然而止...

二是提到了女王與一隻鹿的互動
女王一直聽說狩獵場出現一隻漂亮公鹿
夫婿老說抓不到鹿 但她不以為意
當她真正看到鹿的同時 她被迷住了 甚至希望鹿不要受到獵殺
最後的結果是 鹿被殺了 原來甚至可以一槍斃命,但鹿讓人追了好久...

我想到的是
鹿是不是導演的象徵隱喻?
象徵了黛妃
當大家都聽聞鹿的美,毎個人都想看到牠且抓到牠時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黛妃的吸引力 都想挖掘她的事件 想得到有關她的一切
於是不惜傷害?






ivy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